中新網武漢4月8日電 中國新聞社高級記者章敦華電影劇本集《上善之光》日前出版發行,該書收錄了作者近年來創作的《大城千金》《天使1號》《守望女》三部電影劇本。
《大城千金》描寫千金小姐摒棄門戶之見,執意與貧困農家小伙共諧秦晉,為殘障公公婆婆傾心盡孝的故事,呈現了“向善”的中華傳統美德。通過講述一次船難發生的故事,《天使1號》詮釋了“種善得!钡暮x!妒赝访鑼戅r村留守婦女組織起來,依靠自身力量,改變命運的故事,體現了“向上”的力量。
章敦華,研究生學歷,碩士學位,系中國新聞社高級記者,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。曾任中國新聞社社委會成員兼湖北分社社長,國務院僑辦高級職稱評委。
章敦華在新聞、文學、電影三個方面嘗試和穿越,且成績顯然,此間有權威人士稱其為“山(三)西(棲)人”,“新聞文學人”。在新聞采寫方面,其作品質樸中顯鮮活,平實中現靈動,微塵中見大千,獲包括中國新聞獎在內的數十個新聞獎項。在文學創作方面,其出版發行的長篇小說《藍色離婚證》《合歡樹》無不體現出人性的光輝;其詩集《臨風苦吟》謳歌真善美,盡顯家國情懷。此外,他還主持攝制并在國內外公映了《舟舟》《守望女》《大明縣令袁宏道》三部電影故事片。(完)
《上善之光》序
劉益善
我認識章敦華多年了,敦華是從公安縣鄉村走出來的。我對從鄉村走出來的且保持了中國農民所特有的勤奮、善良與淳樸的人,有一種天然的親近感,愿交朋友。因為我也是從武昌縣(江夏)鄉村走出來的。我與敦華的相交,這種友誼,是一種心靈的親近。
章敦華搞了一輩子新聞,是中國新聞社高級記者,曾任中國新聞社社委會成員兼湖北分社社長。在新聞采寫方面,他的作品質樸中顯鮮活,平實中現靈動,微塵中見大千,數十篇作品獲得包括中國新聞獎在內的各種新聞獎項。在文學創作方面,他出版了長篇小說《藍色離婚證》《合歡樹》、詩集《臨風苦吟》等,這些作品謳歌真善美,盡顯家國情懷。有人說,章敦華是個“山 (三)西(棲)人”,是因為他除了寫新聞和小說、詩歌外,還寫電影文學劇本,又主持拍攝了《舟舟》《守望女》《大明縣令袁宏道》三部電影故事片。
電影文學劇本也是文學的,我把他這個“山(三)西(棲)人”定位為新聞文學人,并且介紹他加入了作家協會。
從體裁講,新聞與文學是近親。新聞是迅速報道國內外新近發生的事實,界定是“新近”。文學以虛構手法反映事實,而不受時間的限制。兩者所寫的事實,包括人和事。新聞與文學的共同處是寫人和事,文學中的報告文學、特寫就是新聞。中外作家中有很多大家是搞新聞的,搞新聞的搞文學,不叫跨界,我叫他們新聞文學人。
章敦華這個新聞文學人,將他的三部電影文學劇本結集,出版前囑我寫序。
《大城千金》,寫一個貧窮山村瘸腿爹瞎眼娘的兒子,憑著鄉親們的支持和自己的刻苦努力,受完高等教育,進入大城市,與一領導的千金結婚。由于怕受人歧視,兒子將自己的殘疾父母稱作堂叔堂嬸,當千金女了解這一切后,趕到鄉下拜見公婆,故事有了一個完美的結局。
《天使1號》,寫的是一艘游輪上游客的生活,當游輪發生傾覆事故時,一位游客為了等待丟失大額現金的失主,沒有上船,而避免了一場災難。
《守望女》,寫的是四個丈夫進城打工后,在鄉下的四個留守婦女在郁悶、孤單中組織起來,克服各種心理和生活上的困難,依靠自身力量,種植大白菜,改變了命運的故事。
三部電影文學劇本,寫了人物寫了故事,人物栩栩如生,細節生動感人,可讀性很強。人物好故事性強,但這不是文學作品的最終目的。一切文學作品的最終目的,是要傳道,即作品給人的審美內涵和啟迪意義。
章敦華把結集的個電影文學劇本取名《上善之光》,其意愿十分清楚的!洞蟪乔Ы稹分,大城市的女孩不嫌棄殘疾的鄉下公婆,是德是孝!短焓1號》中,自然災害的不可避免,但善良助人,詮釋了“種善得!敝f!妒赝分辛羰貗D女不自棄,當自強,體現了“向上”的力量。
當了一輩子的記者,親歷和采訪到的故事、認識和采訪過的人,在章敦華的素材庫里可以說是成千上萬。但作家選擇寫什么,這是由作家的三觀決定的。敦華寫了三個故事,歌頌了向上向善盡德盡孝,弘揚中華美德,寫出了上善之光。
章敦華和我都已年過花甲,我們在放下工作擔子后,用手中的筆,書寫我們的生活,歌頌真善美,這是一種修為。
以上的話,我不敢說序,只算是讀后感。
2022年2月11日 武漢翠柳街
(作者系中國作家協會會員、湖北省作家協會原副主席、《長江文藝》雜志社原社長、主編、編審)
![]() |
【編輯:裴春梅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