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許曠 通訊員 楊德義 楊澤新
篳路藍縷,風雨兼程。
“探索浩瀚宇宙,發展航天事業,建設航天強國,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!秉h的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談到“航天夢”,談到航天事業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意義。
乘著新時代的浩蕩東風,荊楚兒女牢記囑托,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奮力譜寫航天新征程的壯麗篇章。
![]() |
“湖北造”為航天員保駕護航
3月27日,天舟二號貨運飛船順利撤離中國空間站。
送別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后,在太空生活5個多月的神舟十三號航天員,進入“回家”倒計時,將于4月中旬返回地面。迎接航天員的地面準備工作已經開始。
“航天員返回地面后,可通過分析心電記錄裝置存儲的數據,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!焙教烊t峰公司副主任設計師唐輝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,航天員出征時,由該公司研制的“太空廚房”“太空醫院”“太空空調”等相關產品,為航天員太空工作生活保駕護航。
佩戴在航天員大腿外側的生理信號測試盒、心電記錄裝置,可實時監測航天員飛行過程中的心電、呼吸、體溫三項生理指標,并傳至地面指揮中心。
不久,“生理信號測試盒”將再一次飛向中國空間站,全程保護航天員完成整個飛行任務。
航天事業是全人類共同的事業,探索浩瀚宇宙是全人類的共同夢想。
在人類活動較少卻又需要通信的區域,安裝基站、鋪設線路難度大,成本高。要實現真正的“萬物互聯”,需要布局天基物聯網。
天基物聯網又稱行云工程,是中國首個衛星物聯網工程,由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建設運營。目前,行云工程β階段衛星已轉入批量化生產階段,預計在2022年發射。
“行云工程第二階段建設完成后,將完成小規模組網,實現行云衛星系統從‘試用’到‘實用’的跨越,未來只要有星的地方就有信號!焙教煨性瓶萍加邢薰鞠嚓P負責人說。
新型火箭發動機熱試車成功
奮進新征程,建功新時代。
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,成為新一代航天追夢人心中不變的指引。
航天夢的實現,不僅需要“敢上九天攬月”的信心,更要有強大的科技創新能力做后盾。
“十三五”以來,我省航天產業以科技創新為引領,集聚化發展成效明顯。2021年,全省航空航天工業產值近600億元。湖北在商業航天領域的基礎研發、商業化運作等方面已形成一定影響,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在商業航天領域走在全國前列。
“試車成功!”
3月24日,從航天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獲悉,該公司自主研發的“鳴鳳”一號液氧甲烷發動機,順利通過新一輪熱試車考核,單次試車時間200秒。
“試車過程發動機起動正常,主級參數平穩,關機正常,實測數據與設計值一致,試后產品檢查正常,各項性能指標均滿足設計要求!焙教炜乒せ鸺夹g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。
新型液氧甲烷發動機,可為火箭公司未來投入市場的可重復使用液體火箭提供動力,屆時火箭發射成本將大幅降低,可滿足未來低成本高頻次進入空間需求。
據了解,該公司位于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的快舟火箭產業園,占地450畝,建筑面積5.2萬平方米,2021年5月投入使用,已形成較完備的固體運載火箭總裝測試能力。目前基地正加快建設液氧甲烷發動機冷態試驗設施,預計今年可投入使用。
航天技術成果轉化助力產業升級
如何利用航天核心技術,為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化服務?
隨著新能源汽車快速增長,鋰電池安全成為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。航天四院42所依托航天固體動力技術,研發出鋰電池火災抑制器。
航天固體動力技術,是從火箭固體發動機技術發展而來,可為各類裝置提供氣源驅動力。
“利用航天固體動力技術,能研制性能更好的消防新產品,淘汰舊產能,助力消防改革和產業升級!焙教焖脑42所鋰電池滅火裝置項目負責人魯銳華說。
踔厲奮發,篤行不怠。
湖北錨定打造“中國航天第三極”目標,保持發展定力,增強發展信心,加快航天全產業鏈布局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,奮力推動我省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《湖北省航空航天產業發展“十四五”規劃》明確,到2025年,全省航空航天行業產值達到千億級規模。
如今,全省一大批高科技企業集聚蓬勃發展,已形成較強的產業基礎和較完整的產業鏈。武漢國家航天產業基地建設加速推進,快舟火箭打響國際國內品牌,武漢衛星產業園一期等多個重點項目建成投產,中國“星谷”正加速建設。
“我國航天事業將迎來發展黃金期,湖北要將‘發展優勢’轉化為‘發展勝勢’,以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湖北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!笔∥娒袢诤限k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【編輯:裴春梅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