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網湖北新聞3月25日電 (鐘欣 譚桂林)據3月24日舉行的宜昌市工商聯七屆一次常委(擴大)會議消息,宜昌市工商聯將把促進“兩個健康”作為圍繞中心、服務大局的重要抓手,充分彰顯“經濟性”基本屬性,在全市加快強產興城、推動能級跨越的新征程中貢獻智慧和力量。
![]() |
數據顯示,截至2021年底,宜昌市民營市場主體51.6萬戶,占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的97.24%。新增市場主體11.6萬戶,同比增幅84.44%,新登記市場主體中民營占99%以上。民營市場主體實現稅收161.59億元,占全部入庫稅收份額近50%。2021年全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243家,其中民營企業236家,占比97%;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業21家,其中民營企業18家,占比86%,凈增量、增長率均創歷史新高。
據介紹,今年宜昌將圍繞全市經濟發展主旋律,積極推進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,深入實施市場主體“總量倍增”工程、“招強培優”工程和“四轉”工程,力爭全年新增民營市場主體5萬戶。宜昌市工商聯將開展“我為企業辦實事”大調研大走訪活動,及時掌握、疏通民營企業發展的難點、堵點,對影響行業發展重大問題、共性難題和體制機制性問題,會同有關部門合力推動解決,當好“金牌店小二”,助力營造一流營商環境。
據悉,宜昌市工商聯將籌備成立宜昌楚商聯合會,依托各直屬商會,異地宜昌商會搭建“雙招雙引”平臺,扎實開展商會招商、產業鏈招商、以商招商。緊密對接全市綠色化工、生物醫藥、清潔能源、新一代信息技術、先進制造業、現代服務業等產業的發展規劃、政策導向和人才需求,在京津冀、長三角、大灣區地區分別舉辦招商推介和項目對接活動。進一步放大統一戰線招商引資引智品牌效應,大力宣傳宜昌“1+4”人才政策和各項攬才禮遇,做好內引外聯和牽線搭橋工作,吸引更多優質項目落戶宜昌,更多優秀人才來宜發展。
同時,宜昌市工商聯還將組織民營企業緊扣“產業促振興”工作主線,開展“回報家鄉”等專項行動,宣傳推介一批“萬企興萬村”先進典型,打造一批全國、全省示范項目和基地。引導民營企業搶抓“兩山論”機遇,圍繞建設大基地、育引大龍頭、打造大品牌賦能發力,在“萬企興萬村”行動中探索出宜昌特色的產業興村富民、村企共建共榮的鄉村振興之路。
此外,宜昌市工商聯還將深化鄉鎮街道商會建設,繼續推進服務市場主體全覆蓋工作,在去年率先在全國破題的工作基礎上,大力推廣西陵區市場主體服務100%管理系統、宜都市場主體服務云平臺等經驗,在各縣市區全面鋪開試點工作。
【編輯:裴春梅】